2007-03-03

[事業] 集資 5,000 萬比 500 萬容易

昨天(週五)到 H 公司見資深副總 M 先生,談到未來是否可以合作的問題。

M 先生是我的舊上司,大家當年合作愉快,所以後來我離開 H 公司,一直都還有保持聯繫。

我們談到一個募資的問題:一間公司要募資 NT$ 5,000 萬,其實比募資 NT$ 500 萬來得容易

不熟悉資本市場與公司營運的朋友,可能會覺得這句話有違直覺。但根據過去幾年來的經驗,不論在世界何處,確實都有此一現象。

想瞭解成立一家公司的基本常識,個人建議可以看「富爸爸、窮爸爸」的系列書---它是一個系列,有些朋友一直以為只有出過一本,或者以為後面出的都一樣。甚至還有出很多類似書「騙錢」的離譜說法也流傳出來。

為此,我不得不花一些篇幅,為作者與出版公司平反一下。

其實,因為作者希望讀者不管從系列書裡面的哪本開始看,都可以很快進入狀況,難免有一些地方,好像會讓人覺得重複。但是,只要讀者有用心在讀書,應該不難發現,它是圍繞同一個主題沒錯,但每次講都是不同部分的細節

在這個忙碌的時代,有些人讀書喜歡「只讀梗概」,雖是無可厚非之事,但對於「富爸爸」系列書而言,就會錯失系列書中許多重要細節

不過,國內出版商有以此系列書類似的風格(紫色封面、黃色背條),另行出版其他理財參考書籍,並不在我個人的推薦之內,還請想要參考的朋友多加留意,以免買錯書。

請認明書本封面右上角一定會有一個「富爸爸」專用註冊商標:EBSI 四個字母,中間有十字線隔開。代表著來自四種「象限」的人: Employee、Business Owner、Self-Employed、Investor。還有,作者是「羅勃特‧T‧清崎」或「莎朗‧L‧萊希特」等人(都是老外啦!)

國內自行請其他作者撰寫的書籍,個人並非否定他們的價值。

只是,我認為那些書太過離題,跟「富爸爸」的主題「創業」沒有什麼關係,卻都用類似的形象出書,以便「搭順風車」促銷,很容易讓人混淆。這是國內出版商的行銷手法,個人不予置評。

回到募資金額的主題。

最簡單扼要的說明就是:有錢人不怕花錢,只怕花得沒道理

這種大金額投資案,投資人來自 Investor 象限,不是資產都以億或兆計算的個人,就是投資公司的法人。這些人的思考邏輯當然跟 E 或 S 象限的「個人散戶」,趨向小投資金額的心態不同。

也就是說,錢的金額絕對不是問題!考慮的是投資報酬率與風險控管

一家小公司,NT$ 500 萬就可以活命很久,是它的彈性與生命力。可是相對的,因為人員少,風險就高(重要的人爆肝,或出了意外怎麼辦?)。

而且,根據創投業人士的說法,這樣的公司「不堪投」。

股票面額政府規定每股都是 NT$ 10 元,交易價格則是「買賣雙方認定」為準。

  1. 投資這種公司若採取大金額,例如投資 NT$ 5,000 萬。則每股交易價格將形成天價!例如一股變成 200 元,等於新的投資人要把過去的花費幾乎全部買單。將來要把這些股票賣掉,就會變成不合理的離譜狀況(又不是股王,一股賣那個價格怎麼賣得出去?)。

    而且,若要新投資人拿到合理價格,那原公司擁有者與股東,股票就會縮水到幾乎等於沒有。

    簡單講,這就好像把整座水庫的水,往你家裡倒!不但沒幫助,根本就是一場災難!

    若投資人採取小額投資,例如就投個 NT$ 500 萬,那麼,擁有大額資金,動輒可以投資上億元的投資人,就完全沒有興趣。勞師動眾、耗時多日,最後只賺個零頭的幾百萬(例如:100 萬),有何好處?

    說句玩笑話,那些人真的是給你「每秒幾十萬個上下」,陪你玩這個小遊戲給自己找麻煩自己幹嘛?


  2. 小額投資,就只好找親友,找一般散戶個人投資者,出資能力大約就是 NT$ 5 萬 ~ NT$ 100 萬之間。

    真的要這樣一趟搞下來,股東數目必然暴增!相對佔股 % 比又超高的!(公司重大決議,還是以總共多少 % 股權通過為準)明明只有出一點點錢,卻每個都是大股東。

    而且,因為都是散戶,大部分的人都沒有經營公司的經驗,每個股東千奇百怪的意見還會特別多!必然搞得公司經營者烏煙瘴氣,根本腳步大亂,經營不下去!

    簡單講,好比一個人走路,卻有十幾個人在控制他的走路動作,不亂還成嗎?

    更何況,要說服這麼多原本就沒有很多錢的人,把那珍貴的要命的存款拿出來,又談何容易呢?

是以,集資 5,000 萬確實比 500 萬容易。

前提就是,集資者的公司要有一定的規模,例如本身的實收資本額就要至少超過 1,500 萬。而且,公司體質要健康,現金流要正常,還要有 Killer Product (或 Project)---殺手級產品或專案。只要公司賣相好,要找到單一個人或法人股東,投資超過 5,000 萬甚至數億,絕非難事。

或者這間公司完全是新創的,創始者自己就拿出 1: 1 的資金。例如,要募資 5,000 萬,就自己先投資 5,000 萬。

沒有留言:

將目前〔網頁 / 文章〕加入書籤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