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-09-29

[有此一說, 轉寄] 員工餐點

別家公司令人羨慕的員工餐點。

(圖片是朋友轉寄信中所附,版主無侵權之意,僅作奇文共賞之用。但如有版權問題,請留言告知,將立刻處理,謝謝!)

(華碩)
(友達)
(台積電)
(光寶)
(奇美) No. 1 真的是第一名啦!除了鰻魚飯,其他全部免費,份量又大。

[有此一說, 轉寄] 銀行行員金飯碗褪色

銀行行員金飯碗褪色

周家友(化名),三十四歲
擔任銀行行員七年


大學畢業後,我在雜誌社工作,日夜顛倒、週六日加班。我一直羨慕在銀行工作的家人,他們捧著金飯碗,過著朝九晚五的安穩生活。我發現某銀行招考行員,想也沒想,便向朋友借書猛 K二個月,沒想到考上了。我猜我運氣好,因為很多人補習都上不了。

受訓後,我被派到分行,一切如我所想,坐櫃台、吹冷氣、數鈔票,三點半鐵門拉下來,五點就下班。但這樣的美好,只維持二個月。有天,主管突然下令,全部行員都要出去推銷現金卡。原來,我正好撞上七年前現金卡的戰國時代,各家銀行猛下廣告、浮濫發卡的惡性競爭期。

之前朋友都不相信我考上銀行,說我一定是去當業務,我還嗆聲說:我是正規行員。當我在夜市、辦公大樓前擺攤,拿著傳單和贈品追著路人跑時,我也無法相信,我的銀行夢竟然淪落街頭。有些同事受不了,都辭職了。

一個月最少要發一百三十張卡,我把親朋好友拉來衝業績,警告他們辦好就解約。現金卡只要發卡,不管有沒有使用,這筆金額就算在借貸額度裡,很多人都不知道這陷阱。路上拉到的客人,我卻只說,這是預備金,想用就用,不用也不會壞。發出一萬張卡後,另一個惡夢來了,我被調到催收中心。

戴著耳機坐在電腦前面,一天打二、三百通電話催帳,不是被罵,就是聽到一個個無奈父母為兒女還債的故事。我還在電腦檔案裡看到自己的簽名,我以前發出去的卡,現在由我自己催收,只好努力替對方擬定還款計畫,希望能幫他一把。

從放款到討債,雖然和我的銀行夢差距太大,卻讓我看見社會上形色的人。我以前很難相信開賓士的人,其實負債累累。原來當美夢褪色,我才看見真實的人生。

[有此一說, 轉寄] 科技新貴變碗粿

科技新貴變碗粿

大勝(化名),三十一歲
從事DRAM設備工程師五年


我五年前野心勃勃進入半導體業,那時最基層的工程師都領一百多萬元股票,心想:「明年就輪我了。」誰知道那是最後一年榮景。接下來的三年,沒獎金、沒加班費,每年只有七十萬元年薪。跟我同梯的工程師因為沒撈到錢,陸續走了。但我不甘心,熬了快四年,心想說不定以後有好康的。

我的工作是保養維修機台,其實跟修車工人沒兩樣,只不過我穿無塵衣、戴手套,二十四小時輪班。公司配一支手機隨時遙控我,半夜被 call 回公司修理機台是常有的事。我月薪快六萬元,算起來比很多行業好了,但如果除以每天十幾個工時,真沒好到哪裡去。

以前的科技新貴賺得多,四十歲退休的一大票,現在沒人敢如此奢望了。我身邊的工程師,每個都說想去賣香雞排,但有勇氣轉業的沒幾個。我表弟研究所剛畢業,說要來半導體業,我勸他別來。像我待了五年,會的就這些,已經沒地方可去了。未來的競爭力在哪?是我最大的焦慮。

去年公司營運轉好,我領到五十多萬元獎金,但並沒特別開心,因為明年會怎樣,誰也不知道。為了當科技新貴,我捨棄好多,從前我熱愛拍照、打棒球,如今只剩上下班、等電話。最近我開始進修、主動爭取公司其他部門的業務,讓自己朝管理階層發展。希望三十五歲可以找到一份準時回家、下班後不用接電話的工作,夢想雖然越來越小,但這樣就夠了。

[有此一說, 轉寄] 新聞只做給長官看

新聞只做給長官看

丁文怡(化名),33歲
從事電視台記者 8年


前陣子在外頭採訪,一對父子經過,小孩指著我手上的麥克風問:那是什麼?爸爸回他:那是狗仔,不要理他們。

我念新聞系,實習時就確定要當記者,很嚮往能在第一線流汗採訪。8 年前初入行,接到我名片的人,都說:「哇,記者啊,很棒耶。」但現在,沒吐口水算客氣了。記者這行之所以有尊嚴,是因為對社會有幫助,現在卻成了社會亂源。

現在的新聞不是做給觀眾看,而是給長官看。過去我跑科技、醫療,報導對癌症病患有用的資訊,但現在長官會說,這些別台做就好,他寧可要「某校的學生長得很像某藝人」的爛新聞,只因為是獨家。長官叫我們跟著報紙跑,即便查證後,發現報紙的資料是錯的,長官還是信報紙上寫的。主播也不管我訪到什麼,照著報紙念稿頭。

認真的記者被獨家的壓力逼瘋,想省事的就做假,路上拍一個人的背影,就說對方是皮條客。有一次長官叫我拿針孔去拍一個小吃攤,叫我硬扣對方衛生不合格。我很生氣的反抗:「沒有衛生局檢驗,你有沒有想過會毀了別人的生計?」但我還是做了,第 2 天把帶子連同辭呈交給長官。

也有人衝著這行光鮮亮麗、能認識明星名人,擠破頭進來後,才發現自己只是穿套裝的廉價女工,算算時薪才一百出頭,比 7-11 還少。

到現在,我已換了 4 家媒體,很多人說:「妳可以選擇不要做。」但我相信,比起其他職業,記者比較有可能改變這個社會,一則好新聞是能幫助人的。我的底線是絕不做假,如果哪一天守不住,也是我完全夢碎、離開的時候了。

[有此一說, 轉寄] 賣冰比當醫生好

賣冰比當醫生好

周遵善, 46歲
北醫婦產科醫師、美塑治療研究學會理事長


十三年前是婦產科的黃金期,每年新生兒四十二萬人,我的診所一個月賺一百萬元,在業界算少了。那時我手拿鴨嘴鉗,意氣風發,萬萬沒想到,今天的我會拿著玻尿酸針,在病患臉上注射。

婦產科診所開了三年,我歇業出國進修。回國後,世界就變了,可怕的不是出生率下降,而是健保。我在大醫院婦產科任職,現在醫生沒有底薪,採業績制,看一個病人抽一百四十元,你猜我一個月領多少,不要懷疑,六萬元。

健保的餅就這麼大,吃的人太多。我一九八八年畢業時,台灣有六所醫學院,一年生產四百個醫生,現在九所,一年生產一千三百五十個醫生。僧愈多粥愈少,大家都吃不飽,甚至餓死。

為了生存,婦產科門診我照看,同時進修美容醫學,最近還開了醫生在職進修班,幫轉型的醫生補習。一百多個學員,婦產科醫生就占三成。台灣的美容學會、抗衰老協會,都是婦產科醫生當理事長,原先看下半身的,都來兼職看上半身,都只想求個生路。

最讓我難過的是,醫院變成商店、醫生成了業務員。我在婦產科,拉開抽屜,一堆自費的好藥、好器材,面對病人時,「我有更好的鴨嘴鉗,但得自費,妳要不要?」這種話我說不出口。現在碰到想考醫學院的年輕人,我都會勸,你對生命科學有興趣,當醫生很好,如果是為了社會地位、賺大錢,這是錯誤期望,賣剉冰都比當醫生好。

[有此一說, 轉寄] 老師只能求自保

老師只能求自保

許淑屏,三十二歲
任職國中國文老師十年

十年前,一些成語、典故,一個班至少兩三個人知道。但現在很簡單的,像「桃李滿天下」就沒人聽過。學生亂用成語也是常態,他們會說:「這家餐廳生意盎然。」最可怕的是作文,像我最近改到一篇,題目是:「當我失意的時候」,有同學寫:「當我失意時,會請媽媽拿我的照片給我看,讓我回想我是誰。」改完我虛脫無力,只能把這些「趣事」說給同事聽,調劑心情。

我當學生時,老師是權威、高高在上的,像我的國中老師,一個眼神掃過來,我就全身緊繃。以往升學掛帥下的過度體罰、侮罵,會在孩子心裡留下創傷。但那時的家長相信嚴師出高徒,他們相信老師做的一切都是為孩子好。

現在不一樣了,我受的訓練,是要和學生當朋友、打成一片。矛盾的是,家長卻不再相信「老師的出發點是為孩子好」這件事,整個社會用很嚴厲的眼光評斷老師,卻沒有給予相對的尊敬。

有一次,二個同學打架,細問後,我發現二人都有錯。學生回家卻說了另一套版本,家長直接帶孩子去醫院,拿著驗傷單來質問我:「老師,我在教育局有朋友,妳要還我兒子公道。」

也有些家長會不經意透露:「我認識某立委、某媒體。」言下之意,就是「老師,妳小心點。」這種話聽多了,單純的校園,竟有種人人自危的不安。如果動輒得咎,也只能明哲保身,現在只要和學生身體有關的事,我第一時間就請家長來學校,坦白講,處理小事都得大費周章,我是保護自己。

大環境讓人漠然,只能從教學找回熱情。我花很多時間改週記和日記,和學生對話。曾有個學生上大學後回來看我,謝謝我當初認真回應他的週記,讓他覺得被在乎。只要還有這樣的學生,我就覺得當老師是值得的,還可以堅持下去。

2006-09-27

[書, 工具類] 深入淺出設計模式

原文書名: Head First Design Patterns
出版社:美商歐萊禮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(O'REILLY)


(相片為實際書本翻拍,僅為本篇介紹使用,請勿挪為他用,以免侵犯原書籍版權)


(ISBN 986-7794-52-4 建議售價 NT$880)

這是企畫總監 hyc 買來先借我看的書。

本書是從實務經驗整理出來的程式教學工具書,使用 Java 語言,因為是概念學習,所以不會 Java ,只會 C++ 或 C# 也行---有 OO 設計概念即可。

作者群使用的教學方法,真的會讓老學究式的程式設計教授感到驚訝:『怎麼可能有人以這麼「不正經」的方式,來教會學生那麼嚴肅的 OO 程式設計主題?』---但他們確實是這麼做的沒錯!

由於是從實務為出發點,加上他們這種教學方式,個人覺得對於程式設計師的啟發非常有幫助。

只可惜,書來得晚了一點!

裡面的許多方案與建議,在拜金勇者使用的 GASS 3D Engine 都已經使用---當初我在設計的時候,是沒有接觸過類似的書籍,也是憑著實務經驗,自行摸索出來---例如,遊戲裡面的物件與鏡頭的關係,就是用了書中第二章所說的「觀察者模式」概念來設計的。

遊戲物件跟鏡頭可視區域「登記」,由鏡頭物件主動告知遊戲物件需要更動的訊息,以此來達成 GASS 3D Engine 裡面的「沒被玩家看到的物件不必計算」的功能。還有,就是還未臻成熟的網路部分,也是採取「玩家主動向網路遊戲物件登記,有資料進來由『主題』 (Subject) 物件主動通知」的方法來實作。其他更多地方也是採用這個概念設計,多不勝舉。

另外,像是第一章提到的變動部分抽離成獨立介面,在拜金勇者的 GASS 劇本碼裡面,也有許多異曲同工的設計。

要是早點拿到這本書,拜金勇者的開發時間,若無法省去 5 成,至少也可以省去 3 成。換句話說,若拿到這本書,要自行重寫功能類似 GASS 3D Engine ,也不是不可能的事,甚至還會比我們開發得更快一些吧!

(註:或許啦……若因為聽了我的建議,卻比數力遊戲多花了三倍成本、一年時間才做出來,那可不干我的事……可別怪我沒事先警告…… = ,, =)

2006-09-26

[產品開發] 「測試計畫案」需要測試

將用來使用在測試品管的測試計畫案---規劃工作人員應該要怎麼測試的文件---本身也需要經過測試。

嗯,這是沒辦法的事。

本土工業很少跟國外有正式交流,政府根本不怎麼管這件事,他們持有的態度是:「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。」---這句話並沒錯,但政府往往搞不清楚門在那裡?怎麼當個好師父?何況他們的顧問,也是本土企業,實屬本末倒置:『由徒弟領導師父找門』。

目前政府做的,頂多就是幫企業意思意思一下,帶大家去參加海外展覽---對這小島政府來說,這樣就已經算是一件奇蹟了!個人也不好意思苛求些什麼。

所以,我們國內並沒有所謂的「經濟部工業局 ISO 9XXX 標準遊戲測試程序與流程」這類的東西。(國內的玩家也因此總是只能玩到 Bug 一堆的國產自製遊戲,就算廠商有誠意改進,也不一定知道該怎麼做才能做好。)

廠商只能自救,關於測試一個遊戲該怎麼做,只好自行 DIY ,設計每一個環節,但仍然不確定這樣的一本「測試手冊」,可否成為一個基礎標準?

只好,用實際的案子下去測試。

十月份拜金勇者將開始完成前的第一次大測試,可藉此初步瞭解,我們草擬出來的「測試腳本大綱」,究竟有沒有達到我們要的效果?

最好有朝一日,如果台灣的廠商都做不到,至少能有機會到國外取經,拿到類似這樣的標準,回國交由公家機關成立一個工業標準,讓廠商們有個遵循的依據

[產品開發] 魔王的魔法

三年前企畫是以小案子的方式去寫拜金勇者,當時受到程式設計這邊的影響---認為重複可使用的東西,將可省下不少製作時間,相對的也節省開發成本。

以當時的眼光推斷,魔法特效之類的畫面效果是很難的,所以很多魔王的魔法,都是企畫方面設想:直接從已經完成的玩家使用的魔法,稍微改個顏色代表敵方,就可以給怪物或魔王使用---這看來很省成本、很合理,而且,很多遊戲都是這樣設計

時至今日, GASS 3D Engine 的開發與使用深度,可說已經是此代工具與底層程式表現的極限程度。如果還要有新的作為,就是要大修改與大新增底層架構,等於是二代引擎的開發。

現在寫魔法特效已經不是什麼困難的事,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困難---這就好像人類花了十幾個世紀,才有辦法以科學方式解釋物質與重力的關係,隨之而來的,並不是宇宙終於沒有任何物理秘密,而是有更多的難題與謎團因此而被挖掘與發現……但總體來說,科學是持續在進步的。

對拜金勇者來說,也是持續在進步的。只是現在要產生有趣、生動、又無太大重複性的效果,反而因為設計的門檻降低,益發變得困難重重!---能用的色彩、影像與呈現方式,再三不滿地觸摸著 3D Engine 、人力、成本、才華的極限邊緣,感覺上許可範圍內的設計,似乎都被嘗試過,或已經用在某些角色身上。

以小案子的尺度,重複性是玩家必然的容忍,消費者會預期並可以接受。但對拜金勇者期待的玩家,目前可預料會因開發時間的長久,而自行增加許多想像空間。若設計者此時無法發揮更多巧思,將無法彌補這些額外的期待,使公司蒙受案子擴大的損失,卻失去原本小案子的機巧。

就連設計者自己,都已經看膩了。愈到後面的關卡,玩家因已使用過太多次的魔法,自然看得愈是覺得煩膩!要是還再看到怪物與魔王的法術效果是模仿玩家的,必然讓人倒足胃口!---這個事實跟當年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馳,再次證明了研發團隊的遠見之重要性。(更何況,為了所謂的「重複使用」,物件就會被設計成擁有很多規格與限制,往往不如重新打造一個來得鮮活與便捷!)

接下來的第 4, 7, 8, 9 關魔王,都是以法術大量吃重的角色,真是頗有腹笥甚窘的感受!

今天又跑去誠品,想要找一些精彩的插畫或談論特效的書籍圖片,來刺激一下靈感,卻發現可以用的書,實在很難找!也有點摸不著頭緒。

之前還會找 DVD 的效果來參考,但好萊塢的特效也看得差不多厭煩了,不是現在做不到,就是與拜金勇者的時空背景及特色不符,或者已經被某些法術參考使用過了(例如 X-Men 的電球效果)。

希望接下來的兩天,能因為今天的刺激,而有一些新的靈感。

2006-09-23

[產品開發] 奇怪的音效問題

拜金勇者是使用 Direct X 的 3D Sound 介面做為立體音效輸出。從開始開發產品以來,一直會有一個奇怪的狀況:「眾多音效同時混音播放時,容易產生『喇叭破音』的狀況,尤其含有重低音時更為嚴重

原以為是一次播放的音效太多,硬體無法負荷;或可能是音效調配的時候,為了將強效果而將聲音強度調至「破表」所致---但非常奇怪的是,這些破表的聲音,以其他軟體來播放,也不會有破音的狀況。

本來這些都還在可容忍範圍,但最近兩個月來,家中電腦的喇叭破音狀況,已經到幾乎每播任何一種音效,都會有些微破音,嚴重時,就像便宜戲院以劣質喇叭超過負荷的大分貝音量,佯裝高級數位環繞音響的情形,吵雜破爛讓人難以忍受!

上星期因此產生想要換一組喇叭的念頭---或許之前程式沒寫好,音效沒調好的那一段時間,已經逐漸把喇叭操壞!只是現在變得更嚴重而已!如果持續這樣破音,會讓人搞不清楚,究竟是我的喇叭有問題?還是產品有問題?……這無疑對產品是一種傷害!而且我們也不會希望消費者到時候有「拜金勇者破壞玩家喇叭設備」的謠言與疑慮

這樣勢必要換一組頻寬容許度較高的新喇叭來繼續工作,才能確定產品的最後品質!

還好順應天命:因為現階段的貧窮,讓我考慮再三---如果是以前,恐怕早已將舊的喇叭讓出給親友使用,自己馬上買一組新的---然後,就嘗試用筆電插上舊喇叭測試,沒想到居然一切正常,完全沒有破音!(所以我說筆電厥功其偉)

確定喇叭是無辜的,自然是軟硬體差異所致,經過徹夜測試(盡量小心不要吵到鄰居),發現只要將 Direct X 的音量輸出調整到最大音量的 95% 以下,則 Windows 與喇叭本身的音量就算調再大聲也不會破音

推測應該是音效晶片與 Direct X 的溝通出了岔子---筆電因為省電設計,音源輸出功率較低;桌上型電腦則為了最佳多媒體品質,設計了高功率輸出,例如 5.1 聲道---有可能為了某種個人無法理解的因素,Direct X 的設計者未將 3D 音效計算數值「合理化」(將數值限制在軟硬體允許正常範圍),而有機會以「破表」方式呈現,才會發生這種烏龍事件!

並非為了把 Microsoft 妖魔化才歸咎於 Direct X,而是因為其他狀況下 Windows 播放音效與音樂都很正常,故此推斷結論。

[產品開發] 設備折損

週三原以為感冒已經痊癒,沒想到週四、五疑似太勞累,又在外面為了瑣事到處跑,週五半夜又復發。

今晨渾渾噩噩難眠夢醒之間,打開陪伴我近三年,厥功至偉的筆電,想收收信上網打發時間,卻赫然發現液晶螢幕上有幾個擦不掉的「髒斑」!

想來奇怪,向來對筆電呵護備至,為何螢幕上會有這些功能有點接近失常的壞點?有些居然還是長條型的刮痕?

依照那些刮痕的高度、位置、外型推理研判,猛然驚覺:這應該是 hyc 家的貓咪們幹的好事!

雖然剛到永和的時候,hyc 有警告過我們:人不在的時候,電腦要鎖定,筆電要半開半闔,以免貓咪在鍵盤上跳舞破壞資料或利爪刮壞螢幕。

這段時日以來,桌上型電腦的螢幕似乎因為下方有鍵盤喇叭等物品,貓咪不便站立該處伸出魔爪,而未見任何損壞,讓我失去了一點戒心!---有事外出時,僅僅鎖定筆電鍵盤,忘了要「半遮掩」螢幕一事,才導致今日的結果! (另一方面,也是因為常常半遮掩螢幕後,貓咪跳上壓下螢幕背蓋,使得筆電進入「待機」狀態。每次才出去一會兒,回來都得重開機,覺得非常麻煩,才會做這種得不償失的決定。

聽說貓咪們似乎很喜歡腳掌踩在筆電鍵盤的感覺,加上近日某幾隻公貓發情,難免情緒暴動,四處撒尿撒野,刮抓任何引其好奇之物。

雖說是自己粗心大意,怪不得任何人與貓咪,而且液晶螢幕損壞程度只是看似有些髒污,還不至無法使用,但仍然讓人心痛不已啊! ~~~ >"< ~~~

[產品開發] 第 6 關魔王

脾氣火爆,攻擊也火爆迅速的大蛋殼龍。

(16:10 寬螢幕版的畫面)



(企畫總監解釋:這不是哥吉拉!……這不是哥吉拉!……)

2006-09-16

[產品開發] 第 5 關魔王

走「黏膩濕滑」路線的蛋殼龍 ^^"""

(16:10 寬螢幕版的畫面)

2006-09-13

[無責任政治] 靜坐的結果

之前有引用這一篇文章:

[引用] 那只是個平均值

是講到這次的倒扁靜坐行動。

看到版主的文,還有後面的筆戰,個人覺得有所感慨,所以留下了第 40 篇回應!

回應的內容也在這裡貼出,與大家分享一下: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依照現在天雨露寒的狀況,讓人想起當年連戰與宋楚瑜兩老提起的「重選總統」的抗議與靜坐---大概民眾撐不了多久,又會被天氣與政客的「冷度」給冰凍起來。

各位知道重選總統那次的靜坐,後來雖然有繼續延續,還有許多人持續靜坐抗議,但當那些政治大頭離開以後,最後怎麼收場的嗎?

我有朋友在場,朋友轉述是:最後出現不知道是軍方還是警方的水槍車驅離民眾。

我有一種預感,這次的倒扁最後也會以類似方式結束。

個人很好奇為什麼都沒人去修理與幹譙一下「立法委員」們?不管是上次總統重選或是此次的「倒扁」靜坐,問題都是出在「法律不健全」的緣故。

坐也靜了,議也抗了,法卻沒在修?

各位有沒有注意到,我們有「總統人民直選」的法制,卻沒有「總統人民直罷免」的法制?卻是透過黨員的席次杯葛方式,來決定要不要提起罷免案?為何總統固定時間就選舉,卻沒有固定時間就問一下百姓:「要不要罷免?」

一間公司請新員工,都可以訂定所謂的「試用期」,只要照發薪水跟資遣費,公司舉得出不適任的理由,就可以辭退不適任的員工。

公司老闆可以這樣做,難道我們人民不是國家的老闆,不能這樣做嗎?

總統選舉票數太接近,法律無法處理;人民擺明了超過百萬人想罷免總統,法律也無法處理---這不都是立法委員的責任之一嗎?

如果立委們有盡責立法,政府其他單位卻沒有好好處理的話,也會是司法、行政、監察等院的責任。

不管是世界那個國家的政府官員,或者是阿扁他們,從政那麼久了,大概也心知肚明,今天倒扁的行動與當年的總統重選的抗議,最後會是怎麼樣的結局---反正法律不修,政治還是會不明。

個人實在對立法委員怎麼傳達人民意願,然後到立法院主張立法的程序不是很瞭解---我只知道過去很多關於立委的,都以「關說」、「貪污」的負面形象為多,這也不能怪我,是媒體總是對大家放射這樣的消息,比較少告訴大家,那個立委做了什麼很好的事。

既然這個倒扁的議題這麼多人關心,也有人覺得不按法律來行事不但沒有效率,也不是很好的事……那麼,我很希望有對這方面比較瞭解的人,可以起個頭,貼個網頁或寫寫部落格什麼的,然後大家透過法定程序,看怎麼鞭策立委好好盡責,幫我們人民把「總統選罷法」好好修法給修到好,不要到了 2008 年以後又重蹈覆轍,出了事又來做無謂的抗議與紛爭。

2006-09-09

[平價美食] 皮蛋炸醬麵

維力炸醬麵就是從小陪我們長大的那種「有炸醬乾麵又有(像開水一樣的)湯」的老牌子好吃泡麵。曾經出現過幾種版本,印象中好像曾有一個版本是湯包有紫菜的,還有另外一種是有辣味的,只是現在似乎都沒看見,只剩下素食版本跟一般的版本---一包很香的乾麵用炸醬、一包沒誠意的泡湯用胡椒味精鹽。

今天因為看到對面便利商店在特價,一時興起,覺得應該可以跟皮蛋搭配得起來,就買來吃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作法:

先在第一個碗把皮蛋弄成醬,與炸醬包醬料拌勻,然後在另外一個碗,用開水泡開麵身。再把麵撈起放入第一個碗內,與皮蛋炸醬拌一拌即可食用。

弄皮蛋醬的方法請參考這一篇:[平價美食] 海鮮泡菜皮蛋泡麵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果不其然,味道真的很搭,不會破壞原來的炸醬味道,又多了濃滑的口感!吃完麵以後,把泡麵用白開水湯倒回乾麵碗,與剩下碗底的醬料拌勻,煞是好喝啊!

(已經拌好的麵)
(看起來好像比海鮮湯麵的版本還要成功,不過我忘了加脫水海帶 = 3 =)

2006-09-08

[產品開發] 為拜金而敗家之二 - 為何拜金不推出網路版?

到此,看樣子設備與人的問題都解決了,也以御宅男的方式,轟轟烈烈地開發了幾個月,為什麼拜金勇者現在還是決定暫時不發網路版呢?

還好是買了這台新機器,做了許多次的測試,才發現拜金勇者這一次真的不能發網路版!原本在老舊的慢機器上面,跑起來都沒什麼問題,但由於新的電腦運算速度變快、Hyper Multi-Thread 效能高速實現化、網路傳輸也很順暢,原本潛藏的,在高速運作下才會出現的問題,都一一浮現出來。

拜金勇者當年只是一個新台幣 50 萬的小案子,所有的內容與運算負擔都很簡單與低階,網路的架構規劃,相對的也比較單純與原始。

但為了品質與理想堅持,為了洗刷玩家覺得「國產遊戲很爛」的既定印象,這幾年來,我們持續把遊戲內容豐富與擴充、品質提升,直到把拜金擴大成逆天價近新台幣 700 萬(正常價約 1,400 萬)成本的「逆天」專案!

隨著這樣的開發過程,漸漸地各部分原來規劃的功能與架構都不敷使用,不分 3D 引擎、劇本(Script)引擎以及網路引擎都一樣。

我們其實也不想逆天,只是為了自己的將來、也為了能拋磚引玉,引起其他國產遊戲的共鳴,所以才一直撐到這種程度。

如果要繼續「逆天」下去的話,估計至少還要再花半年到一年的時間,成本擴張到逆天價新台幣 800 ~ 1,000 萬(正常價約 3,000 ~ 5,000 萬,包含配對服務平台),把網路架構再做一次更大更深的規劃,才有辦法符合拜金勇者與未來複雜豐富多樣的遊戲內容的需求。


在目前公司經營理念仍屬未被大眾理解而孤掌難鳴的狀況,評估過公司存活率與同仁個人壓力的承受度後,我們最後決定:還是只先推出內容豐富好玩、品質穩固、確定的單機版,好讓玩家可以買到物超所值的正宗國產遊戲,也讓公司能有永續經營的力量!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註:「逆天價」是指不顧任何軟硬體支出、公司營運成本、費用與薪資(甚至沒有薪資還要倒貼公司)、沒有勞健保、沒有任何員工福利與津貼,每天還要加班工作,一天至少工作 8 ~ 16 小時之下,所花費的費用。

[產品開發] 為拜金而敗家之一 - 寬螢幕支援

今年初夏時,正好是拜金勇者網路版開發最忙的階段。原本都是用舊的 VAIO 筆電與工作用桌上型主機,做兩人連線的開發與測試。但拜金預定要四人連線以上的功能,勢必至少要再多一台電腦來完成三人連線的測試,否則就不能算是完整的 Multi-user Server-Client 連線架構。

大家長久以來已經都不支薪,而且公司「打點滴」苦撐的費用,還是由大家自掏腰包支撐。而公司出創時的機器設備也不斷老化或故障,原本順便充當測試機的 File Server ,插的是又爛又老舊的 GeForce 功能簡化版的 MX 系列,就連跑單機版都很吃力,更何況還是網路版,每次一開網路功能時,不管是 Server 或 Client ,速度都差不多變成「幻燈片」的程度。

那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?---公司的舊設備不要掛掉就已經是萬幸,哪有可能再買新的開發機器?

信用卡雖然有卡債的風險,但還是人類很偉大的發明---想想家裡那台陪伴我四、五年插著 GeForce2 Ti 的電腦,還可以撐但也很老了,硬碟多少有些壞軌,不知道何時會掛掉。於是忍耐著卡債壓力與沒錢吃飯的恐懼,盤算與評估了一整個星期,才硬著頭皮於 2005.0519 在 Yahoo!奇摩購物中心,以 24期分期買下這部新的雙核心電腦。

因為是第一代雙核心,剛好在與第二代雙核心 Core Duo 世代交替的階段,這一台的優惠價格就開得很漂亮,有種物美價廉的感覺。

算一算每期負擔不到 NT$3,000 ,就當作對自己的長期投資吧!

(剛買回來組裝好的新電腦,上面的 WebCam 是顯示器送的)
(從 CD 的大小可看出它的寬度,大約有三片 CD 那麼寬。畫面上的美女圖是「立花里子」。)
(不同大小與比例的畫面,可發現解析度愈高看的視野愈廣,打怪也比較可以掌握全面狀況)

為了不要停留在只能 800 x 600 落後陳舊的過去,而要邁向支援日漸普及的寬螢幕與大尺寸螢幕,這次選擇了 GeForce 7600 + ViewSonic VX2025wm 的20 吋 16:10 液晶螢幕---只有比較高階的顯示卡,才能支援這種 1680 x 1050 符合現代潮流的高解析度。(不過現在 GeForce 7600 也不能算真的多高階)

而且,程式設計師如果沒有雙螢幕可以使用,那寬螢幕是一定必要的!這樣才可以一目十行,看比較多而清楚的長程式碼,不用因為一直要換行閱讀與輸入而干擾視覺及思路。

(三台連線測試中的拜金畫面)

終於,連同筆電與舊同志,就有三台電腦可以應付實際上連線與測試的開發需求了。

一開始真的很開心,就日也趕、暝也趕,幾乎都沒到公司去,大家只有 MSN 聯絡,並每日定期用 FTP 同步開發中的劇本,餓了就到樓下買油膩膩的 50 元阿婆豬腳便當,渴了就喝自己燒的開水,或到對面 HiLife 買提神的咖啡或無糖可口可樂。

就這樣終日足不出戶、披頭散髮、鬍鬚沒刮,快要變成御宅男,沒有多久就開始出現腰酸背痛、手腳關節疼痛、五十肩……等等的症狀。

想想自己向來很重視坐姿端正的工作方式,這麼多年來都沒什麼問題,怎麼會突然短期內就這麼嚴重呢?

後來,經過仔細地感受一下自己身體上不適的區域,才發現是我那台年紀可以上大學的株欏紀電腦桌害的!---雙腳的前方居然有一塊橫著的木板,使得坐在前面的人都必須卑躬屈膝,像隻駝背蝸牛一樣,難怪只要坐超過 20 分鐘就全身不對勁,當年到底是誰想出這種折磨學生用的書桌設計法呢?

原本是可以把雙腳踏在那塊橫著的木板上,但這樣身體又因為膝蓋舉高而太往後躺,要打鍵盤用滑鼠又變得很吃力。

(看來豪華,可是材料有點爛的會議桌)

嗯,想想信用卡分期付款真是偉大的發明,於是這次選擇到 PCHome 分 12 期(因為雅虎找不到貨),買下這個華而不實的 DIY 會議桌。

這個會議桌很重,桌面很寬大,板皮摸起來很舒服,桌面下全空,雙腳可以任意伸展甚至踢舞---只要不踢到右邊的主機的話。桌腳是沈甸甸的金屬製,好像滿堅固的。

既然這麼多好處,為何說「華而不實」呢?

就是在看不見的細節處出了問題。那右邊的主機架金屬支架接楔的地方,是用一種螺旋釘的方式釘入木質桌板,因為桌板不是實心木(可能只是多層夾板),稍微轉個幾下就出現一堆木屑,支架也因此鬆脫。

還好只有一根鐵支架出問題,後來在接楔處灌入 3M 透明黏膠(凝固後會變成類似塑膠的堅韌物體,很適合充當橡膠填充物),小心翼翼裝好其他三根---雖然三點決定一平面,應該就這樣子擺上主機也不會有什麼問題,但還是不放心地在主機架底座板下面,塞上一塊包裝液晶螢幕用的保麗龍,以及幾本過期的壹週刊,還勉強算是堪用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底下是五月份買的主機規格表: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主機:

CPU Intel 65奈米 雙核心PentiumD-920-2.8G
(XD/EM64/EIST/800外頻/2*2M L2)
已加99元升級PentiumD 940 3.2GHz
主機板 ASUS P5LD2
晶片組 Intel 945P
Intel ICH7R
前側匯流排 1066/800/533 MHz
記憶體 2GB(1G*2) DDRII 533 (終身保固) 4 x DIMM,最大支援4GB
硬碟 WD 200G SATAII (8M 緩衝)
光碟機 ASUS (1608P2S)16X DVD燒錄機(可燒錄/讀取DVD)
讀卡機 12合一讀卡機
顯示卡 EN7600GT/2DHT/256M
擴充插槽 1 xPCI-E x16
3 xPCI-E x1
3 xPCI
網路功能 Marvell 88E8053 PCI-E Gb LAN controller
音效功能 Realtek ALC882 8-ch High-Definition Audio CODEC
Jack Sensing and Enumeration
Universal Audio Jack
S/PDIF out interface
USB 8 USB2.0 ports
華碩 AI Life 特色 AI Net2
AI Quiet
AI NOS(Non-delay Overclocking System)
超頻功能 華碩 HyperPath3
華碩 PEG Link
華碩 CPU Lock Free
Precision Tweaker:
- vDIMM: 8-step DRAM voltage control
- vCore: Adjustable CPU voltage at 0.0125 V increment
- SFS (Stepless Frequency Selection): allowing FSB tuning from 100MHz up to 450MHz at 1MHz increment
- PCIe x16 Frequency: allowing PCIe x16 frequency from 90MHz up to 150MHz at 1MHz increment
AI Overclocking
Adjustable FSB/DDR ratio. Fixed PCI/PCIe frequencies.
華碩 AI Booster utility
華碩 C.P.R.(CPU Parameter Recall)
華碩先進功能 華碩 Q-Fan
管理能力 WOL by PME,WOR by PME, Chassis Intrusion
背板 I/O 埠 1 x Parallel
1 x Serial
1 x PS/2 鍵盤
1 x PS/2 滑鼠
1 x Audio I/O
1 x RJ45
1 x S/PDIF Out (Coaxial+Optical)
4 x USB
內建I/O連接孔 2 x USB connector supports additional 4 USB ports
CPU / Chassisx2 / Power FAN connectors
24-pin ATX Power connector
4-pin ATX 12V Power connector
IDE LED connector, power LED connector
Chassis Intrusion
CD audio in
GAME/MIDI connector
Front panel audio connector
電源供應器 A+ 420W (二年保固)
作業系統 買了 XP SP2 原版
贈品 一年免費 So-Net ADSL 帳號
(號稱省下5280元)
鍵盤/光學滑鼠 華碩原廠鍵盤滑鼠組
保固 一年硬體保固服務 (鍵盤及滑鼠為耗材不在此保固範圍)
※經熱機測試,值得信賴好品質,再加上免費宅配送到家 服務,不含到府安裝。
※以上規格資料若有任何錯誤,以原廠所公佈資料為準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顯示器:

液晶面板面板類型TFT 主動矩陣式 WSXGA+ 面板
可視區域20.1 英吋
最佳解析度1680x1050
對比率800:1(典型),1000:1(最大)
亮度300 cd/m2(典型)
可視角度水平:176 度,垂直:176 度
反應時間8ms(Tr+Tf)
表面塗層抗眩光多層膜
輸入訊號類比RGB 類比
數位DVI-D
頻率水平:30-82KHz; 垂直:45-85Hz
同步訊號水平∕垂直分離,複合訊號,綠色複合訊號(TTL)
相容性PCVGA 至 1680x1050 非交錯訊號
MacPower Mac 可達 1680x1050
連接頭類比15 針迷你 D-Sub 一組
數位DVI-D
音訊3.5mm 音訊插孔
電源內建電源變壓器,三頭插座交流
音訊喇叭1W x 2
電源電壓交流 100-240V;50/60Hz(自動切換)
消耗功率35W(典型值)/ 40W(最大值)
控制功能基本功能電源,[1]鍵, [下移]鍵,[上移]鍵,[2]鍵
OSD自動影像調整,對比∕亮度,輸入源, 數位/類比. 音量. 靜音,色彩調整(sRGB,9300K,6500K(預設值) ,5400K,自訂[RGB]),產品資訊(解析度,水平頻率,垂直頻率,頻寬,型號,序號,網址),訊號調整(水平 / 垂直位置,水平大小,微調,銳利度調整),設定選單(語言,解析度變更提示,OSD 位置,OSD 定時,OSD 背景),記憶值回復
操作環境溫度0℃ ﹣40℃(32℉ ﹣104℉)
濕度10% - 90%(無凝結)
外觀尺寸實體484.6mm(寬)x 441.3mm(高)x 201mm(深)
重量淨重6.3 公斤
通過安規標準UL, cUL, FCC-B, CB, CE, ENERGY STAR, NOM, NEMKO/GS (covers TUV/GS), NEMKO ERGO (covers TUV/ERGO, ISO13406-2 & MPR II), TCO99, GOST-R + 20 original copies hygienic, SASO, PCBC, VCCI, BSMI, CCC, PSB, C-TICK, Argentina-S, Green Mark, RoHS
省電功能符合 TCO99 與 Energy 標準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外加硬碟:

 尺寸3.5吋
 容量320GB
 介面規格Serial ATA II
 主軸轉速7200rpm
 緩衝記憶體8MB
 內部傳輸速率748Mbits/sec
 介面速率300MB/sec(Max)
 平均搜尋時間8.9ms
 非操作抗撞能力300G
 保固期限三年保固

2006-09-07

[平價美食] 海鮮泡菜皮蛋泡麵

如果你有在吃泡麵,也喜歡吃皮蛋,或者只要敢吃皮蛋,而且吃鍋燒麵時,喜歡把未熟的蛋黃弄散,讓它溶在湯裡的話,應該也會喜歡這種吃法。

若是你不喜歡吃泡麵的原因,是因為總是被泡得很爛,這種吃法也可以讓麵身保持彈性,變得好吃---皮蛋、海帶與麵身滲透壓平衡的關係---我朋友原本討厭吃泡麵,但這樣做的泡麵,他卻愛吃到吃光光一滴不剩哦! ^^

作法如下: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原料:

(惠康超市自有品牌皮蛋)

皮蛋有很多種類,有的是鴨蛋,有的是雞蛋做的。個人覺得鴨蛋比較好吃。

雖然不一定要這種皮蛋,但測試過其他皮蛋,有的雖然號稱遵古法製造,卻有一股嗆鼻味!那樣就不好吃了!

這種皮蛋是鴨蛋下去製造,有加茶葉,特點是皮蛋很有彈性,且沒有黑色斑點及刺鼻味道。

右邊的相片裡面有列出產品成分,如果不想買這個品牌 ( First Choice 為惠康超市自創品牌) 的皮蛋,請自行參考類似成分與作法的皮蛋。

(統一的博客火腿, 7-11 與各大超市均售)

純粹個人希望泡麵豐富一點的喜好,可不加或考慮別的材料,但建議不要加味付海苔,太甜,味道都整個走樣! = 3 =

(維力泡麵,超市與其他便利商店有賣,不確定 7-11 有沒有)

目前泡過麵身比較不會爛又好吃的,大概都是維力的比較多。統一的雖然也有不會泡爛的,可是泡好後,味道就是覺得粉粉的不紮實。

建議配皮蛋這種吃法,選擇海鮮類的比較好吃,如果有點辣味會更鮮活! :-P

相片中是「海鮮泡菜」口味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準備與實作:

1. 把皮蛋弄碎



這種皮蛋的殼最多只有白白的粉末狀,沒有其他皮蛋那種黑斑,外表看起來幾乎與鹹鴨蛋無異。殼剝開以後的蛋身,也沒有結晶狀的黑斑,但有時候會有白色雪花狀結晶。

把皮蛋弄散可以用筷子、湯匙或者叉子,依照經驗,用叉子最省時又省力,唯一的缺點是容易刮碗!但因為我是用鐵碗,不怕刮,所以都用叉子。



2. 加入脫水海帶。



這種海帶超市有在賣,整包脫水的,除了海帶還有蔥花、蘿蔔、青菜、香菇、雞肉或蟹棒、魚板 (視口味而定) ……等等配料,完全無添加任何調味料,只要加熱水復原就可以食用。好幾年前第一次買,不知道就直接泡水當湯喝,結果嚇一大跳---好像在喝有海帶味的熱開水。

有分鮮蟹魚板與香菇雞蓉口味,基本上都可以用,看個人喜好。

切記不要貪心加太多!這種海帶很會膨脹,大概一湯匙就夠泡這一碗公泡麵,加多了會整碗都是海帶,幾乎一滴湯也不剩!



3. 加入熱水,並把碗底的皮蛋弄散,然後再放入火腿或其他不用泡水的配菜。

這一步很重要,如果沒有把碗底黏住的皮蛋弄散,會覺得味道好像跟原本沒什麼差別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
麵身與海帶完全泡開後,就可以食用了!

記得要湯跟麵一起吃,或者先喝一點湯再開始吃麵,不要光吃麵或光喝湯,味道會比較好。麵身吃完以後,通常還會有一些碗底湯,這時候光喝湯,就可以喝到香濃的皮蛋黃味,不會輸給鍋燒麵湯混生蛋黃後的鹹香甜美的味道哦! ^^

(完成圖)

2006-09-06

[教學示範] Blogger 避開無法登入的麻煩

雖然 Blogger 已經被 Google 合併,但內部好像還沒調整好關於帳號合併的問題,登入的時候一直都會出錯,或者屬於 Beta 版的帳號,在正式版無法登入…等等。

現在有分舊版的正式版:

http://www.blogger.com

非高級 HTML、CSS、XML 程式設計高手,一定不太愛用這種東西,而且所有視覺化與好用的東西都還沒有。

以及新版 Beta 版:

http://beta.blogger.com

所有人性化的東西都在這裡。

登入的時候記得選對網址,然後千萬不要勾選 Remember Me!否則下次要進入登入畫面時,它真的會「記得」你,而且不讓你登入!

原本輸入登入資料的地方,此時應該要叫出 Cookie ,檢查後直接自動登入,但並沒有,只有「網頁無法顯示」的訊息。然後就一直卡在那裡無法使用,按「重新整理」也無效!或者重新整理以後,把你導引到 Google 的帳號區,但是當你在帳號區完成登入程序,選擇再次進入 Blogger 時,一樣再次出現無法使用的狀況。

如果一旦不幸勾選了,下次無法登入,那就到 IE 的選項裡面,去把 Cookie 全部清除,然後再回到這個頁面登入就好。

([點圖放大] 不要勾選 Remember Me)

______________________

附錄:

如果不幸無法登入的清除 Cookie 恢復方法:


選擇瀏覽器的[工具]→[網際網路選項],視窗開啟以後,選擇[一般]頁籤,然後按下[刪除 Cookie]按鈕即可。

[教學示範] Blogger 避免上傳檔案常不見的文章寫法

Blogger Beta 版還有一些怪怪的小問題,例如常常上傳的圖片沒有出現。

原因其實是因為新文章的 Compose 模式,常常會加一些 HTML 標籤,例如 div 、 p……等等,導致新增圖片時,遇到這些標籤就容易發生錯誤---往往會有當你把文章內容刪除後,再按幾次 Del ,圖片又會重新出現的「靈異現象」,其實就是這些標籤在搞鬼。

為了避免類似的問題一再干擾寫文章的心情,在此提供一個簡單的操作示範,給不太熟悉 HTML 標籤語法的人,做個參考:

([點圖放大] 首先就先選 Edit Html 模式)

([點圖放大] 開始寫文章內容)

此時先不要管文字大小與顏色格式等等的問題,只有先寫文章內容。

([點圖放大] 選取新增圖片的圖示新增)

在這個模式下,不管是要全部內容寫完再新增,還是寫到一半新增,都算滿安全的。

([點圖放大] 選取的地方,就是剛剛上傳的圖片)

需注意,這個上傳圖片,好像都不管你的游標當時在哪裡,一律加到文章最上頭,如果你找不到剛剛上傳的圖片,就到文章最上頭去找。

如果還是不放心---事實上,如果要修改已經發佈的文章,有時候還是會發生圖片上傳後消失的問題,個人就發生過幾次---此時也可以在「 Posting 」頁籤下面的「 Create 」上面按滑鼠右鍵,並選「在新視窗開啟連結」,然後在那個新視窗的文章編輯的「 Edit HTML 」模式下,新增想要的圖片,之後再把圖像的 URL 剪下,貼到真正在編修的文章內即可。

如果沒有要再繼續新增圖片,剛才在新視窗開啟的文章編輯網頁,此時就可以關閉,不然還可以再次清空,上傳別的圖片。

總之,要新增圖片前,最好能夠保持編輯視窗空無一物是最保險的!

([點圖放大] 剪下剛剛的圖片 URL)

([點圖放大] 貼在想要顯示的位置)

([點圖放大] 把游標移到圖形的 URL 旁邊,調整一下位置)

([點圖放大] 都差不多了,就可以切回 Compose 模式,此時便可以看到剛剛的圖片)

這時候就可以開始調整文字大小、顏色、格式……等等,不必使用 HTML 的程式碼。需注意有時改字型大小無效的時候,只要先選擇別的大小,再調回想要的大小就好---這個模式沒有做到讀取游標所在位置的字型大小的功能,所以顯示和事實不同,是有一點遺憾。

([點圖放大] 選取已存在的標籤)

按下右邊的 ShowAll,可以看到任何已經用過的標籤 (i.e. 文章分類、Labels)。

([點圖放大] 設定此文章的標籤)

按下面的連結,就可以設定此文章的標籤,並未限定一種標籤。如果是過去都未使用過的,只要在右下角的空格中,自己輸入新的標籤名稱就可以了。

([點圖放大] 修改文章日期與其他設定)

最後左邊的 Post Options 可以選擇要不要讓讀者寫回應,還有選擇是否顯示文章引用。如果這文章是舊的,從別的網站移植過來,還可以修改文章的時間日期,以符合該文章原來的時間。

然後按下 PUBLISH 發佈就可以了。

[教學示範] Blogger 新增版面元件

部落格版面上的各個元件可以自行新增,並修改顯示的文字。

([點圖放大] 選擇 Add a Page Element)

([點圖放大] Labels 就是寫文章時,下面出現的 Label 編輯,也就是「文章分類」)

([點圖放大] Link List 就是「網站連結」,或是有的網站說的「部落格聯播」)

([點圖放大] Link List 新增 URL )

這個畫面是示範「連結」(Link List) 的方法,Title 那裡顯示的原本是「Link」,可以改成任何想要的文字,這裡是改成「連結」,然後在下面 New Site URL 打入連結網頁的 URL ,並且在最下面的 New Site Name 替它取個名字,最後按下 ADD LINK 就完成了。

幾乎所有的元件都是使用類似的方法編輯與新增。

([點圖放大] 新增 URL 完畢後存檔)

新增完連結時,如果超過一個以上,左邊會顯示上、下箭頭,可以移動顯示的順序。

([點圖放大] 顏色不一樣的項目,都是可以用滑鼠拖曳)

([點圖放大] 就連文章底下的一些項目,也都可以用滑鼠拖曳)

這個拖曳功能實在是經典!大部分都是可動元件,只有一些地方是固定的。不過這個功能還不是很完整,有時候拉到一半很容易就當掉,最好拉好某個項目就先按右上角的 Save 存檔。

將目前〔網頁 / 文章〕加入書籤: